穿山甲,一种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奇特哺乳动物,以其独特的鳞片而闻名。长期以来,穿山甲的鳞片在传统医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被誉为“传统药材的保健作用之谜”。本文将揭示穿山甲鳞片在传统医药中的神奇功效。
穿山甲鳞片,又称甲片,具有活血散结、通经下乳、消痈溃坚等功效。在中医理论中,穿山甲鳞片入肝、胃二经,具有消肿化脓、散淤通络、通经、下乳、活血镇痛等作用。主治痈疽疮肿、风寒湿痹、经闭、乳汁不通、止血、症瘕积聚等症。
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穿山甲鳞片具有走窜之性,无所不至,能宣通脏腑,疏畅经络,透达关窍,开血凝,散血聚,消肿排脓,活血下乳。例如,在治疗产后乳汁不下时,可用炮甲片10克,王不留行10克,通草6克,当归10克,黄芪30克,炖猪蹄服。若乳房胀痛发硬而乳汁不下者,可用当归12克,炙山甲12克,王不留行15克,通草、路路通、漏芦各9克。
在治疗瘀血所致之经闭时,可用炮山甲15克,鸡内金12克,水煎分2次服。对于乳癌患者,有报道称,使用穿山甲240克,蜈蚣60克,全蝎120克,共研细末,和丸如黄豆大,每日1粒,有消积散结之功。
然而,穿山甲鳞片的药用价值并非空穴来风。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穿山甲鳞片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据温州肯恩大学教授朱绍和团队的研究,穿山甲鳞片的结构可以像过滤器一样捕获微生物,防止机体受到伤害。更重要的是,穿山甲鳞片富含具有免疫应答功能的活性成分,很多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特性。
穿山甲鳞片在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,然而,随着人们对穿山甲鳞片需求的高涨,穿山甲种群数量急剧减少,濒临灭绝。我国政府已将穿山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严禁非法捕猎和贸易。
总之,穿山甲鳞片作为传统药材,具有显著的保健作用。在享受其神奇功效的同时,我们应关注穿山甲的保护,共同守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。